Kali系列——信息收集阶段(一)
记得前几周去参加过一个阿里巴巴举办的安全峰会,其中一个大牛讲到以前的渗透测试三字经,当场真是笑出声:
进谷歌 找注入 没注入 就旁注 没旁注 用0day 没0day 猜目录 没目录 就嗅探
爆账户 找后台 传小马 放大马 拿权限 挂页面 放暗连 清数据 拿不下 去自杀 死不了 继续来 查资料 去社工!
其实,我觉得渗透测试无论怎么变,不外乎这几点:
信息收集阶段->漏洞检测阶段->漏洞利用阶段->持久化后门阶段
最近借了本好书《高度安全环境下的高级渗透测试》,这本书内容浅显易懂,但却很实用,虽然很多内容都知道,但是不成系统,这本书总结工作做得非常好,总结一下读书笔记。